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及作用
判断一个高压真空断路器是否满足要求,应对其合分闸时间、合分闸速度、燃弧时间、超行程和触头烧损厚度等其它一些参数进行确定和判定。通过优化和筛选,对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电气特性作出全面评价。对真空断路器而言,动、静触头闭合时不要弹跳是最理想的情况。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减小触头的弹跳时间是为保证触头高质量地工作,但不能更换的真空触头仍然希望消除振动。
对同一台断路器来讲,在其整个电寿命试验过程中,历次开断短路电流时燃弧时间的分布在正常情况下呈现类似“浴盆”曲线,即开始时的燃弧时间稍长,中间若干次燃弧时间较短且稳定,末了燃弧时间又变长的规律。是此规律的真空断路器则说明真空灭弧室性能稳定,断路器机械特性参数也比较稳定。反之,分散性很大、燃弧时间呈长短无序分布,则反映出整个断路器性能的不稳定或尚有缺陷。
从断路器机械方面和电气方面讲,要求减小合闸弹跳时间是合理的。一方面,触头弹跳时间长则说明合闸时的冲力过大,多余的能量只能消耗于断路器框架等处,以微小的变形和振动为代价,长此以往,只能有害无益。另一方面,弹跳时间长则触头的磨损量也大。当然,抑制合闸弹跳,也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弹跳便是最优,实际上,合闸电动排斥力是消除合闸弹跳的有效手段。
真空断路器的超行程
由于真空断路器的触头都是对接式触头,其超行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证触头在一定的烧损厚度内仍有一定的接触压力,以保持可靠的接触,并可减少主回路的接触电阻值,以降低温升;可以利用运行中的真空断路器超行程的数量值来确定触头压力的大小。
使动触头在断路器分闸时获得一定的初始冲击动能,提高动触头的初始分离速度,拉断动、静触头间的熔焊点;使断路器在合闸时能够借助触头压力(既弹簧力)得到缓冲,以减少弹跳。
通常,对一些不能直接测量触头烧损厚度的真空断路器,可通过超行程的累计改变量来计算触头烧损的厚度,并以此间接地估算真空断路器的剩余电寿命。
高压真空断路器燃弧时间
通过对燃弧时间的分析,可获得真空断路器性能必要的判据。燃弧时间的长短,不但体现真空灭弧室的性能,而且也体现了操作机构动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燃弧时间与真空断路器开断能力关系密切,它能预示开断能否达到极限。长燃弧时间对灭弧室考验意味着比短燃弧时间的作用有更大的热和机械效应。因此燃弧时间应尽可能的短,但应以建立电弧熄灭的条件为度。一般来讲,燃弧时间在10ms以内为优,10~15 ms为主,大于15ms为差。首开相燃弧时间以不小于3ms为最佳,最大不超过8ms,后开相应在电流第一次过零时熄灭。首开相的分布应以均匀分布为佳。